《道德经》才是人生的真经 书中自有黄金屋 呵呵
《道德经》才是人生的真经 书中自有黄金屋 呵呵三十多年浑浑噩噩的人生,被《道德经》中的一句话十个字就完完整整的总结了,呵呵,“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”。
还在研究什么五花八门的《投资宝典》吗?看透《道德经》,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,呵呵,五千年的东方智慧尽在其中。
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钟粟。
安居不用架高楼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
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
出门莫恨无人随,书中车马多如簇。
个人对《道德经》的贱解是:每个读懂了或者部分读懂了《道德经》的人,其心中必有一部独一无二的《道德经》。《道德经》只属于个人而非大众,因为其中的哲理(亦或“道”)只能靠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来参透,而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不会完全相同,所以对《道德经》的理解也必然是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。
可能是有“近古多存真”的潜意识,个人喜欢帛书版的经文,甲乙本比照,去掉所有标点和章节,然后自己试着添加句读,划分段落,渐渐发现了一些过去未曾体会的妙处。在此抛砖引玉,希望喜欢《道德经》的朋友不吝赐教。
遍览老子《道德经》的历代注疏和最新研究,再细观楚简图版原文和帛书甲乙本图版原文,发现几乎所有的注疏都是在“字”解老子。必须承认,“字”解是必须的,也是最基础的研究,“近古多存真”,重要性绝不能忽视。但是鉴于老子《道德经》的流传说法极难统一,楚简的不完整,帛书的缺失,再加上通行本在句读和分章上的约定俗成,各种的因素必然造成所有的“字”解老子其实都是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严格的说就是“只属于个人而非大众”,注疏的其实是作者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。本人在考古方面浅薄,引不得经据不得典,所以不敢随意“字”解老子。但是鉴于老子的智慧“只属于个人而非大众”,妄自“道”解老子一回。除了我,其他人都可以对此嗤之以鼻,因为其实不过是把我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,拿来说说而已。
https://www.richdady.cn/news/item-518.html
页:
[1]